7月12日至15日,经济贸易学院“曙光”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赴龙岩市上杭县,以“承红色精神铸青春底色,聚青年才智绘乡村新篇”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以红色教育铸魂,用专业技能助农,为乡村少年筑梦,在革命老区谱写了一曲“经世致用、贸通天下”的青春之歌。

寻迹古田 薪火相传 红色基因深植血脉
7月12日,实践队首站来到位于上杭县古田镇的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作为我们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师生们在这里重温那段激荡的岁月,深刻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力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以及展出的珍贵史料和英雄事迹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一一呈现。师生们沉浸其中,为先烈们在困苦中坚守信仰的崇高品格所感动,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薪火、赓续革命精神的信念。

调研躬行 廉风沐心 真理甘甜历久弥新
7月13日,实践队前往坐落在上杭县才溪镇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内展览以丰富的资料和影像,还原了毛泽东同志在才溪乡的调查实践。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领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力量、“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以及一曲“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山歌体现出的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勤政廉政、亲民朴素的工作作风。这是一次思想与精神的双重洗礼,激励师生们将双脚扎进泥土、耳朵贴近大地,在实践中创造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英魂不朽 浩气长存 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实践队来到上杭县下都镇豪康村的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从村干部的介绍中了解了支队组建背景、发展历程及光辉战绩。支队指战员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灵活作战的英勇事迹,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实践队员。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先辈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以青年之姿担当强国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理论筑基 书香润心 携手互促成长成才
7月14日,实践队到下都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现场举行的经济贸易学院与下都中学“理论进基层”开讲仪式上,学院宣讲团成员以鲜活生动的事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中学生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引导他们筑牢理想信念基石。实践队还向该校捐赠了精选图书,希望以此激发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

实践队员结合革命历史与自身经历,围绕学习方法、目标设定等话题与中学生展开互动,勉励他们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智汇乡村 产教融合 共绘振兴美好图景
在下都镇砂睦村村委会会议室,实践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村干部、科技特派员围绕产业发展、茶艺传播及古民居保护等展开探讨,运用经济学、电子商务等知识,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在砂睦村团子茶红领共富工坊,师生们学习了解“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感受标准化、品牌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通过入户调研、分组走访村民,掌握民生福祉、产业发展等情况。村民们反映,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村里基础设施完善,生活质量提升,茶叶、柚子等产业蓬勃发展,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砂睦村长者食堂,师生们了解到食堂以“政府支持+集体运营+爱心捐助”模式,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配餐服务,解决“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大家深切体会到基层养老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情感与社会工程。
此外,师生还参观了省级传统古民居,了解其作为客家文化载体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举措。队员们现场给砂睦村拍摄文旅与非遗茶艺宣传视频,为当地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经济贸易学院“曙光”社会实践队深刻领悟到传承红色基因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亲身感受闽西红色文化与砂睦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切实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本领。
今后,实践队师生将继续弘扬革命先辈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负韶华,挺膺担当,以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土壤增添养分,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000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