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江夏学院!

新闻资讯

首邑·绿岛·古港 设计与创意学院师生在三地实践中赓续文脉薪火

供稿:校团委发布日期:2025-08-18浏览次数:10

近段时间,设计与创意学院组织师生社会实践团前往福州市闽侯县、平潭综合实验区,泉州市等地,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师生们以大地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在触摸时代脉搏、探寻文化根脉的过程中,激发使命担当、汲取奋进力量,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答卷。

探路两岸融合,深悟战略大局

实践团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两岸融合的平潭实践”主题教室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影像展示中,深入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潭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切身感受平潭在打造“共同家园”、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的创新举措、特色实践和最新成果。随后,师生们步入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以“源”“流”“彩”为主线,沉浸式体验南岛语族的独特文化。通过试穿模拟服饰、操作古法导航仪器等互动环节,大家深刻领略了中华海洋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先民向海图强的开拓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守护海洋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感。

赓续红色根脉,赋能乡村振兴

在福州闽侯县侯官村,实践队师生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古巷,指尖轻抚斑驳的古厝砖墙,与当地乡贤耆老促膝长谈。透过一砖一瓦、一言一语,队员们探寻着侯官村“在地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其在新时代焕发的独特生命力与传承价值。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平潭的革命老区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挂钩帮扶的小康建设村——大坪村,通过主题党日馆内的图文资料和现场讲解,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三进大坪、一封回信”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系统了解大坪村在党建引领下,从曾经风沙肆虐的“贫困村”蝶变为如今绿意盎然的“富美村”的奋斗历程。实践团中的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展馆内。大家决心将红色基因深植血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寻迹海丝文明,筑牢文化自信

实践团深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古城,跟随历史的脉络,先后探访了见证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的泉州市舶司遗址、历经沧桑的德济门遗址,以及珍藏千年航海记忆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年代久远的古城墙下,在珍贵文物的展示柜前,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当年“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开放盛景与恢弘气象。结合专业特长,实践团成员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精心策划制作“青马学员说”青春思政课,用现代镜头语言解码古代海洋商贸文明密码,娓娓道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史诗,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的生命力。

感悟“晋江经验”,汲取奋进动力

在晋江经验馆,师生们沿着“历史记忆、经验提出、践行发展、未来展望”四大主题展区,沉浸式学习领会、理解把握“晋江经验”中“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展馆内,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诠释了晋江人民“爱拼敢赢、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精神特质。从乡镇企业崛起到产业集群形成,从本土品牌打造到国际化布局,晋江人敢闯敢试、勇于突破的奋斗故事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晋江经验”所蕴含的改革创新基因融入专业学习,让“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指引未来发展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创新校地协同,深耕实践育人

设计与创意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构建“行走思政”育人体系。此前,学院已与闽侯县联合启动“阅行首邑·共育新人”大思政课研学实践项目,整合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共同打造常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校外思政“金课”与实践育人平台,为学院拓展育人场域、提升育人实效、服务地方发展开辟新路径、构筑新阵地。

青春践行初心,奋斗开创未来。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到中华海洋文明的古老印证;从红色沃土的振兴之路,到民营经济标杆的创新密码,设计与创意学院青年学生在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中读懂中国、坚定信仰、汲取力量。接下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收获,以更加昂扬向上、自信阳光的姿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无愧于时代的担当作为,续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