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入口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福建高校思政网: 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 | 探秘科教创新密码 读懂人民城市理念——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在上海

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撰稿: 摄影: 美编: 责编:陈晓凤 陈碧燕 发布时间:2025-07-28

727日,福建高校思政网报道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开云手机入口组成的“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杨浦滨江工业带,探寻上海高等教育在建设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方面先行先试成果,在“行走的课堂”中解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上海方案”,感悟“人民城市”理念的磅礴伟力。

原文转载如下:

近日,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开云手机入口组成的“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循着领袖足迹继续前行,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杨浦滨江工业带,探寻上海高等教育在建设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方面先行先试成果,在“行走的课堂”中解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上海方案”,感悟“人民城市”理念的磅礴伟力。

科创苗圃育英才沉浸式体验产教融合新范式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扑面而来的并非暑期宁静,而是引擎轰鸣、设备嗡鸣与思维碰撞的“交响曲”。这里,俨然成为青年学子锻造创新“利刃”的实战“练武堂”。“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空间和条件,全力支撑学生的创新创业是我们中心的重要定位”,在实践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开放服务中心董德礼主任等4位老师的座谈中,“开放共享、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学创互促”创新教育生态链清晰呈现。面对“企业需求如何融入育人血脉”之问,董主任一语道破:“企业出题,学子揭榜;以赛促学,以创促研。我们搭建的是无缝对接产业前沿、淬炼真本事的‘淬火台’。”

琳琅满目的定制组件、高速运转的精密设备、沉浸其中的调试身影……在开放服务中心,实践队员们见证了“好创意”如何被精心“孵化”。董主任介绍:“从FDM到工业级Polyjet40余台3D打印‘神器’、多台高精扫描仪及完善生态链,只为最大限度释放学子创意潜能,实现‘所想即所得’。”

“砰!砰!” 几声脆响吸引目光,只见一只机器狗灵活穿梭在障碍物间,屏幕前备赛团队目光如炬。“暑期正是‘练兵’黄金期!”董主任指向VEX机器人备赛区。赛车的轰鸣、无人机的呼啸、人形机器人的模拟发声……中心内处处跃动着创新脉搏。从工程训练到创新策源,从视觉捕捉到惯性捕捉,队员们系统感知了中心“课赛创一体”的立体化育人进阶之路。

通过调研,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孵化舱”,正通过“课赛创一体”等创新机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锻造坚实的青年力量。“这里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模式,精准对接了国家对于战略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思政课教师黄彩虹在实践小结中和同学们分享道。

人民至上绘新卷观察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1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杨浦滨江,对杨浦区科学改造滨江空间、打造群众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的做法表示肯定。实践队踏入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五大主题展区、25个专题展项,铺陈开“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壮丽画卷。

在“人民城市·思想引领”展区,融合“电子+实体”的智慧书架,将“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概述、理论渊源、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娓娓道来。“既有理论梳理,也有实践案例,而且还很便捷,这座‘知识宝库’令人流连!”实践队员如获至宝。“以‘金钥匙’传递‘金点子’,这个创意给足了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仪式感!”在“共治”空间,“金钥匙”装置创意十足——转动钥匙,队员们将沪上调研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郑重“投递”。

锈带蝶变焕新颜触摸城市更新的温度与智慧

漫步杨浦滨江,曾经的工业“锈带”已蝶变为生活“秀带”。水管状路灯、仪表盘长椅……杨树浦电厂旧址旁,工业遗存的“再生密码”让队员江庆鑫惊叹不已:“看!老工业的‘筋骨’被智慧地融入现代生活肌理!”

每一步行走,队员们都是对 “人民城市”细节力量的丈量。“每个扶手高度、每个坡道缓急,都藏着为民的匠心。”。在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漫步、跑步、骑行数据,无声诉说着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完美转变。从无障碍设施、盲文导览牌,到源自“人民建议直通车”的充电插座、爱心雨伞,队员们在一砖一瓦、一器一物中,真切体悟到科技赋能民生服务的精准度,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粘合力,人才支撑理念落地的关键性。“连盲道砖防滑系数都有讲究,这是专业人才在用智慧解决‘关键小事’!”实践队员许玮娜发出感慨。

“滨江改造的精髓,在于让工业筋骨与现代生活‘有机共生’,而非推倒重来。”思政课教师王晴在调研总结中分享道。与当地讲解志愿者的交流更让队员们动容,他见证老车间蜕变国际时尚中心,而拴船桩等老物件仍静默诉说着历史。“保留记忆,注入活力,服务人民——这就是杨浦滨江从‘锈带’到‘秀带’的独特密码。”队员们的实践手记上,勾勒的不仅是工业遗迹,更是儿童的笑声、轮椅上的畅行和老工人们的乡愁——一幅“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动城市画卷在此铺陈,闪耀着人民城市理念的光芒。

结束实践研学之旅,思政课教师在大巴车上开展一堂“移动思享汇”,他们感悟到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协同,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上海经验”与炽热的家国情怀,将实践感悟转化为强国担当,努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贡献青春智慧。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