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入口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中国新闻网:知行沪上,探秘科创:一份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中国新闻网 撰稿: 摄影: 美编: 责编:李欣莹 发布时间:2025-08-08

8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大学和开云手机入口师生共同组建的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示范队,近日奔赴上海,开展了为期6天的学习调研。

原文转载如下:

中新网海南新闻86日电 (敏忠)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大学和开云手机入口师生共同组建的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示范队,近日奔赴上海,开展了为期6天的学习调研。

实践队走访张江科学城、松江大学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互动教学、朋辈交流等形式,探索上海以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为牵引,推进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激活青年学生创新基因与实干本领。

感受教育的支撑作用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实践队前往复旦大学,与星火志愿服务队座谈交流,一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回信精神,共同感受“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殷殷嘱托。

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实践队在文物展陈和革命事迹中感受《共产党宣言》作为“信仰之源”,在革命先驱探索救国道路中的重大作用,在陈望道矢志不渝信仰中真切体悟“真理味道”和复旦学人一脉相承的育才强国基因。

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自觉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实践队参观复旦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专题展和科技成果展,系统了解复旦大学以“干细胞式”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学科专业融通、本研融通、招培用融通、教与学融通为载体,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具体举措和成效;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调研“开放共享、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学创互促”创新教育生态链。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深切体会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孵化舱”,要紧盯产业前沿,通过“课赛创一体”等创新机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真正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锻造坚实的青年力量。

“这里的创新活力与人才培育模式,精准对接了国家对于战略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思政课教师黄彩虹在实践小结中和同学们分享道。

体会创新的驱动作用

从“卡脖子技术突破墙”到“C919驾驶舱模拟器”,从芯片材料到工业软件,每一项突破背后都印刻着“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核逻辑。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实践队从硬核科技展品和九城协同发展图谱中触摸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脉搏,在研讨中体悟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相互协调迸发出的强大创新活力。

在上海城市规划示馆,实践队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场馆里的思政课”,通过参观自贸试验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八个展区,系统调研上海通过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等功能的成效,深刻感受上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前往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实践队与常务副院长胡建华教授座谈,详细了解“政产学研共同体”的生态建设、运作机制和创新模式。“这就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样本,不仅打造了‘技术银行’,更成就了‘人才摇篮’。”调研中,实践队员许金凤有感而发。

将思政课堂融入实地场景

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实践队近距离观摩近红外、脑电、脑磁图等先进设备,通过沉浸式环幕展厅的8K短片,了解类脑科学研究与技术前沿成果;与工程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调研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

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22层的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实地调研陆家嘴金融城实施“双培工程”建设工程、建立党员评分体系、创新开展“楼事会”制度等特色举措,感受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惠民生。

在杨浦滨江,实践队参观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杨浦滨江工业带,围绕“人民城市理念赋能‘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主题展开调研,观察上海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生动图景,感受科技赋能民生的温度,体会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有实践队员说,这里不仅将老工业的筋骨有机融入现代生活,还勾勒出一幅“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动城市画卷,闪耀出城市更新的温度与智慧。

在上海,实践队深入教育综合改革前沿、科技创新核心区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场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采取“师生同行、点位小结”的互动模式,在每个调研点位结束后及时开展“移动思享汇”,将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衔接,将思政课堂融入实地场景;通过师生对话、案例复盘、微课总结的方式,实现在“行走中思考、调研中升华”,形成“实践—反思—输出”的良性循环。

实践队还采取“边走边录、就地取材”的思政微课模式,将调研现场转化为生动课堂。教师结合“党员积分KPI化”案例在陆家嘴党群中心讲授《党建引领科创的“云端密码”》,在杨浦滨江以“锈带变秀带”为背景解析《人民城市的温度与精度》,在G60科创走廊围绕“卡脖子技术突破墙”即兴开讲《创新链上的中国答案》,让思政教育从“静态灌输”变为“动态浸润”,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知行沪上,在沉浸式的科技前沿探访与国情社情体察中,亲眼见证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伟力。

实践队带队老师表示,队员们将把上海展现出的“敢为人先”之锐气、“追求卓越”之标准、“开放包容”之胸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深化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习研究,努力将所见所学转化为成长动能,以教育筑牢根基,用科技砺就锋芒,让青春才智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奔涌汇聚。()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开云手机入口新闻网